
捷克人骨教堂(Kostelk Vech savtych a kostnic),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里的小鎮
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
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 因此這里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
圍牆上的水泥骷髏
人骨教堂很小,兩三分鐘已可走完。
但那別出心裁的人骨藝術,卻不由得讓人駐足細賞。只見4萬副經過消毒和篩選的骨頭,
大小相同,被細緻地用來砌成燭臺、祭壇、聖杯、門楣、拱門、吊飾甚至十字架。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教堂正中央那盞由人體各部分的骨骼造成的“人骨吊燈”
以腿骨組成主架,下顎骨串成掛簾,主架又分成8個腿骨燈架,撐著一塊塊排成圓形的盆骨,
上面又各自端著一顆充當燭臺的頭顱,外形獨特,又仿佛附著死者的靈魂,
邪惡詭異中帶著點懾人心髓的華麗。
掛在屋簷的裝飾,放開心胸欣賞,還真的排列得很精美呢!
用人骨拼成的徽章是「人骨教堂」裏重要標誌,「人骨教堂」為四萬具人骨所組成。
在這裡四處可見十字架、王冠、 垂帶等裝飾,均由各部位的骨頭拼湊而成。
設計師的名字,也是用人骨拼排而成
其實 設計這人骨教堂的用意,正是提醒參觀者:「生命是無常的,死亡隨時在我們的面前」。
用欣賞的角度來看這些人骨,不但不可怕,還會開始佩服創作者的靈感巧思,
能克服一般人的莫名恐懼,以創意將骨頭組合成獨特的藝術品
這間教堂內還販賣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骷髏頭紀念品,
這位美麗的小姐,每天在此上班與這些人骨在一起,不也樂在其中嗎!
這是店裡所賣的明信片
其實走進這教堂內其氣氛一點都不恐怖駭人;本來是一座修道院,十三世紀開始
因為此地發現銀礦,大量人口移入,使得Kutna Hora人口大增,當時有一位傳教士
到耶路撒冷取回一把聖地的土,灑在此教堂外圍的墓地上,使得當地居民爭相要下葬
在這個修道院。
神學家表示,天主教視死亡為神怪的事,死後將屍身獻給上帝,象徵無上的讚美!故"人骨裝飾品"不值得大驚小怪
現在,人骨教堂已是捷克非常有名的旅遊勝地,捷克的許多男女青年 都非常樂意在此舉行自己的婚禮。 或許這是西方人與東方人的不同民情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