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修建的宮殿。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




瀋陽故宮位於瀋陽市瀋河區。史稱盛京皇宮,始建於1625,是後金和清初的皇宮,占地約6萬平方米 。


北京故宮相比,瀋陽故宮建築風格具有獨特的滿、蒙、藏特色。東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築群佈局仿照八旗行軍帳殿(大幄次)的佈局。中路的特點則是「宮高殿低」,居住部分位於高臺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區域,這是來源於滿族人喜居於台崗之上的生活習慣。西路以及中路的東西二宮則是完全的漢式建築。




  


                                   進入故宮內,看到士兵正在出操



傳說清太祖汗努爾赤哈為了風水龍脈之故,從赫圖阿拉城遷都瀋陽,


歷經兩代耗費十一年時間建造皇宮,定名為「盛京」,努爾哈赤、


皇太極皆在此主理朝政,直到清世祖遷都北京紫禁城,舊皇宮經過增修,


又成為皇帝東巡時的奉天行宮。


瀋陽故宮共有九十多棟建築,佔地 6萬多平方公尺,規模雖遠小於


北京故宮,但宮內建築物保存完整,與清昭陵一樣已被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八旗房



   


   





                                ↑八角龍座


            大政殿


  俗稱八角殿,始建於1625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營建的重要宮殿,是盛京皇宮內最莊嚴


最神聖的地方。初稱大衙門,1636定名篤恭殿,後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攢尖式,八面出廊,


其下為須彌座臺基。殿頂滿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中相輪火焰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鐵鏈


各與力士相連。殿前兩明柱各有金龍盤柱,殿內為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殿內設有寶座、屏風


及熏爐、香亭、鶴式燭臺等。此殿為清太宗皇太極舉行重大典禮及重要政治活動的場所。


1644年(順治元年)皇帝福臨在此登基繼位。



     八角亭


 





  路的大政殿、十王亭最早興建,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有兩根盤龍柱的大政殿


居首,中有大操場,兩旁則分列左、右翼王加八旗共十個亭子,稱為十王亭,這種「亭式」


建築風格隱含游牧民族「帳篷」的概念。


 




大正殿前左右分別有日晷和嘉量兩樣東西,象徵時間和國家統一。


 







 






         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所續建。






     


崇政殿 又稱「金鑾殿」,通稱「正殿」,是皇太極處理政務、接見使臣的場所,清代歷朝皇帝東巡祭祖時也在此聽朝理政。面闊五間,綠剪邊黃琉璃瓦,單檐硬山頂,前後有出廊,圍以石護欄。殿內為徹上明造,和璽彩繪,寶座後有貼金龍扇屏風,旁為貼金蟠龍柱。殿外庭院左右有飛龍閣、翔鳳閣、東七間樓和西七間樓。



 



    




崇政殿又稱『金鑾殿』,是皇太極臨朝的地方,裡頭的龍椅雕工細緻、氣勢磅礡,


         雖顯陳舊仍氣勢非凡,不難想像當年的霸氣。





 


  鳳凰樓 原名「翔鳳樓」,為清寧宮內院的門樓。高三層,歇山頂


面闊進深各為三間。曾是皇帝計劃軍政要事和舉行宴會之地,清朝入關


後改為存放歷代實錄玉牒、「御影」以及玉璽的場所。


     建造在4米高的青磚臺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圍廊,頂鋪黃琉璃瓦,鑲綠


剪邊。此樓為盛京最高建築,故有《盛京八景》之一“鳳樓曉日”、“鳳


樓觀塔”等傳稱。鳳凰樓上藏有乾隆御筆親題的“紫氣東來”匾。


 


 

清寧宮在當時只允許皇帝一個男人進出,今日可是一團又一團的


 


      觀光客川流不息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花&清 的頭像
    花&清

    花&清二人組(Flower&Ching)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