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說:不到長城非好漢~~~~~~







八達嶺是萬里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居庸關的重要屏障。「八達嶺」指四通八達,另外一說為「把韃嶺」,即防禦韃靼之意。


這是「自月球上唯一可望見的地球建築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建築物,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經過北京、黃河、沿著絲路的北邊而行至甘肅省的嘉峪關,全長六千公里。最早是在2500年前周朝末年為防止匈奴入侵而建,後來秦始皇動員30餘萬軍隊和數百萬農民,耗費無數的磚塊完成目前長城的雛形。後經歷王朝加以增強、補建至今。

這一帶在歷史上都成為軍事重地,早在戰國時期,這裡便構築了長城防禦工事,至今仍有牆垣、墩台等殘蹟。漢代時,這裡設置軍都和居庸兩座關城。居庸關為路級防區,扼守京北咽喉要道,八達嶺則地處要道北口,與南口相對。南北口之間有一處峽谷關溝,長廿公里,居庸關居於其中,而八達嶺則雄踞北端最高點,形勢十分險要。

有謂「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而不登的人可說是絕無僅有,但登上長城而不到盡頭的郤也大有人在!萬里長城素有「地扼襟喉趨溯漠,天留鎖鑰枕雄關」之譽,她始建於戰國時期,之後經過秦、漢、明等朝代不斷大力擴建,形成現存的規模。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六千多公里,是太空上能用肉眼看到的兩個人類工程之一。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御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御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


   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隨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