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王子----振成樓


 振成樓位於永定湖坑鎮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中,始建於一九一二年,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佔地五千平方米,費時五年才建成。





    踏入振成樓大門,門廳門楣上刻“裡堂觀型”四個字,意為“鄉裡鄰裡學習看齊的楷模”,上有當年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印。樓主林遜之在一九一三年做參議員時,與黎元洪共過事,黎元洪深知林家上祖積德行善,故在振成樓落成時贈匾褒獎。

    振成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外環樓高四層,每層四十八間,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分八卦﹔卦與卦之間筑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干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這是振成樓的一大建筑特色。




    內環樓分兩層,一樓的鏤空屏門和二樓的走廊鑄鐵欄杆,古朴典雅,精致美觀。內環樓當中仿西洋式裝修的中堂大廳,寬敞明亮,是一個多功能大廳,全樓人婚喪喜慶、族人議事聚會、接待賓客或演戲觀戲均在此進行。廳中石柱石梁構架支撐,呈三角形屋頂,酷似希臘雅典神廟,而重達數千斤的石柱、石梁在八十多年前無公路、無汽車、無機械作業的情況下運進樓內並架構起來,令今人難以想象。

    “土”、“洋”相對,在振成樓中得到鮮明體現。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建筑風格,在土樓中非常罕見。






樓中還有一聯:“帶經耕綠野,愛竹嘯名園”,內含一個被稱為“字王”的“帶”字,字中有字,字能造句,據說這個“帶”字可分解出一百多個字來,奧妙無窮。樓主為此懸賞,請高人破解其中奧秘,常常引得游人抓耳撓腮。



土樓有四層樓,一樓是廚房,二樓為糧倉 ,三、四樓為住房,超過200個房間,其中有空房供遊客住宿 ,因設備簡單,一晚人民幣20元(約新 台幣80元) ,屋內乾淨整齊,日本教授曾來住過。


永定位於閩西的龍岩地區,這裡分佈著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客家民居建築群,它們被統稱為【永定土樓】


土樓分為圓樓和方樓兩種。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它就像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飛碟。在20年前被美國的衛星發現,這種一圈圈圓形黑色的建築物,原以為是大陸核武基地, 後派人調查,發現是古老民居,土樓自此聲名大噪,大陸方面也開始注重保存土樓文化。客家土樓建築具有防震、防火、防禦多種功能,通風和採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喔!


 




                  袖珍土樓——如升樓 如升樓(又稱米升樓),便是屋主自己挑土花費三年時間建造的。

如升樓是永定眾多土樓中小巧玲瓏的土圓樓,俗稱“米升樓”,建於西元1901年,距今近百年。樓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後得一夢:一輪紅日下落此地,他認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時間才建成這座最小的圓樓。


為什麼命名為如升樓?是因樓小,像客家人昔時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米升”,許多遊客稱之為“袖珍土樓”。 如升樓是單圈結構,樓周長只有56.6米,直徑為18.2米,屋內天井圓形,屋頂瓦面內側連緣為八卦形,外側邊緣為圓形。樓內住有六戶人家,家居緊湊,井然有序。 取名“如升樓”還有更深一層意思——如日東升,光明萬年。


 



奎聚樓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有“布達拉宮”的建築氣勢。樓與背後的山脊連城一體,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建築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