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  番紅花城後我們將前往伊斯坦堡,車程大約4.5小時,


                                                  沿途的的風景很棒


                                                        停靠的TUVAETLER休息站

                                 天氣忽然變涼了,來根熱騰騰的玉米,好吃ㄜ


 

                                                  TUVAETLER周圍的景色超有view
                                                

                                                                 

        原本導遊說讓我們方便一下10分鐘,結果大夥被這附近美景所吸引,到處逛逛拍照
       


                                                                        無花果樹




                                   再過一回我們就要從亞洲橫跨來到歐洲了

                                     導遊說你可大聲說著我從亞洲來到歐洲囉




              從安卡拉到伊斯坦堡之間的高速公路,再加上兩座博斯普魯斯大橋

                                   
使得從亞洲到歐洲的時候 ,變得非常方便








    亞洲與歐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1973年完工的第一座銜接亞洲與歐洲的跨海大橋.
       





          終於來到伊斯坦堡新城區了由於是齋戒月後的過年,整個新城區擠滿了人潮
   
     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菸味,商店街,步行街擠滿人,甚至有遊行的人潮,

                 擠在擁擠的人潮中
,    加上熱門的音樂真讓人沒有了逛街的慾望
























                 我們在伊斯坦堡廣場時遇見與神約定的土耳其割禮慶典的男孩

    
 

                ”割禮是每個土耳其小朋友都必須經歷的,


        割掉包皮是他們人生中所遇到的第一件慎重的大事       

                         當割禮進行的這一天, 全身換上猶如小王子般的禮服


                                      到清真寺與大街上接受大家的祝福
         
在土耳其常會看到這種裝扮頭戴華立皇冠的小男孩,這是典型的慶祝禮的服飾

               通常男孩在7--8歲時才行割禮這是穆斯林一生中的大事

 典★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離開了鹽湖我們來到了番紅花城 (Safranbolu )是土耳其最美麗的山城。

                              這裡保存有 十九世紀鄂圖曼式的房屋

      
站在觀景台邊欣賞番紅花城別有風情這裡可以眺望舊城區全景,

                                        
是遠眺番紅花城的絕佳位置

     


                           番紅花城的市中心,約有2000間傳統老房子


                         擁有 最多保存良好鄂圖曼建築的城市的番紅花城

                       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政府並且下令 不能隨意更改市容(仍維持石頭路) 以及 建築物外觀


                                早在13世紀開始 番紅花城就是東西方貿易必經之地

    顧名思義,這裡 該是盛產番紅花, 不過,導遊說 番紅花城本身並不盛產番紅花,

頂多附近的城鎮有生產一些. 但是因為此地是古代交易重鎮, 也有許多蕃紅花在此交易,

                   
故以之為名
    

    這一棟紅色圓頂的房子,是擁有200年歷史的CINCI HAMAM澡堂!



 
參觀卾圖曼式官邸現已改為博物館,進去裡面參觀要穿上塑膠鞋套

                裡面有設置人偶模擬當時生活狀況

















番紅花城依山而建,有著典型的鄂圖曼式的木造大宅院及錯綜複雜由石板舖成的街道,

   歷史在這裡留下了痕跡。漫步在番紅花城,沿著山坡起伏的狹窄巷弄內,

   這裡沒有太多現代化的建築,當地的居民依舊保持純樸的性情,細細觀察


此地動輒數百年的老房子,精細的窗櫺與蕾絲窗紗,窗外窗內各有一幕動人美景



         

       鄂圖曼建築的特色是 第一層樓是石頭建造的


二三樓則是木造房子 並且 以白牆搭配咖啡色的木頭窗戶為主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滿城的 Ottoman老房子,今日大多變了民宿或餐廳




                 在這裡如果有充分時間, 也可坐上高球車作市內精華遊











                  走在番紅花城曲曲折折的巷弄裡  才可以自在的漫步

                                 才能一窺 卾圖曼式的傳統真貌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參觀鹽湖後我們來到安卡拉市區,由餐廳往下拍






     參觀 安納托利亞博物館Anatolian Civization Museum




          


   
      安那托利亞文明博物館,1997年榮獲當代最佳博物館(文物從舊石器時代開始)


   安納托利亞的意思是「從東方升起」,這裡是人類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今天,

許多古老、珍貴的文物被保存在「安納托利亞博物館」。到安卡拉,一定要參觀這個

   特別的博物館
;安納托利亞博物館由一座古老的有頂市集改建,正門上方,

            可以看到兩個舊市集圓頂。





          草皮庭院陳列十餘座已有千年歷 史的大理石雕像



   因為館內不允許拍照,所以只拍了一些外圍的照片








館內收藏土耳其各個時期的文物,從遠古的山洞壁畫,到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

以及西臺帝國、烏拉爾圖王朝、里底亞王朝、希臘羅馬時期等, 極其完整。


  由於導遊說入內不可拍照,煩請有興趣者點選精彩文物不容錯過


                        格友葉子小姐這有許多安托利亞文物博物館的照片可前往觀看


http://tw.myblog.yahoo.com/jw!BOg.TreCE0XBFF5VgriqzQM-/article?mid=8923


http://tw.myblog.yahoo.com/pc2052yeh-pc2052yeh/article?mid=-2&next=8923&l=a&fid=47


http://tw.myblog.yahoo.com/pc2052yeh-pc2052yeh/article?mid=9000&prev=-2&next=8997&page=1&sc=1#yartcmt



                       來到土耳其國父紀念館(1923年土耳其自奧圖曼帝國獨立)

入口處竟有嚴格的隨身物x光機及金屬探測門檢查!讓人感受到鄰近中東國家恐怖活動頻繁

的緊張氣氛........好大的廣場!好高大的建築!雖是簡約的建築風格,卻有一股莊嚴的氣勢.......

                                   我們所帶的腳架也不能帶進館區

                                  土耳其國父紀念館以埃及古代神殿方式建造

凱莫爾將軍因過勞逝世,土耳其舉國哀悼,雖其遺囑叮嚀勿舖張,


土耳其仍費10年光陰建此紀念館,有凱莫爾將軍身前座車、勳章、


畫像、蠟像、文物等,有衛兵站崗,在此館須拖帽不可任意而坐以示尊敬


入內也是不能拍照




  
         此處 為凱莫爾衣冠陵寢所在
     土耳其人很尊敬他們的國父,

把他的陵寢蓋的那麼雄偉,而且陵寢不單單只是放他的棺木而已(其實也看不到他的棺木)

裡面還擺放了凱莫爾的遺物、畫像、照片,以及介紹幾場由凱莫爾領軍,

打敗各國強敵使土耳其避免四分五裂的重要戰役,裡面還有蔣公寫給凱莫爾的信


                                                      可惜裡面不能照相。




                     



                    

                牆面刻著西臺風格的浮雕



                                  另一迴廊室外展示廳。

                土耳其國父紀念館外有士兵守衛

    石獅大道的雕像,他們各自代表著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土耳其人。

          

                    
                    
在西台帝國時代24隻石獅雕像構成石獅大道,  石獅大道(石獅象徵"力量")
   

          





  

凱莫爾紀念館建於山丘上,因為凱莫爾生前希望死後能繼續能看著土耳其的未來與發展





                      土耳其國父紀念館背面

                       以希臘建築常見的石柱作為建築的結構




                       走廊上方使用西臺人的的符號做為裝飾


  

              導遊說


  凱莫爾竭盡畢生的精力創建了土耳其共和國,矢志不移地為把土耳其建成

           現代文明國家而奮鬥,任總統後,實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


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復興的道路1934年實行姓氏法後,


土耳其國民議會為表彰凱莫爾 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把阿塔圖爾克授予他為姓,


                              意思是土耳其國父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在卡帕多其亞前往番紅花城的路途上我們參觀了一個行程表上沒有,


但加上去的行程-鹽湖. 一路上就發現這路旁的景觀


一開始以為是海洋, 又覺得不像? 開始懷疑是否是雪地 ?


可是這20-30度大熱天?到底是???



   

               導遊說這是另一奇特的地理景觀,這個地區由於古時位於海底,


岩層內富含鹽份,雨水與雪水將岩層內的鹽份洗刷出來,形成了今天的鹽湖。

這座湖泊長80公里,寬度50公里,總面積是1600平方公里,是土耳其境內的第二大湖,

土耳其語的稱呼是
"Tuz Gölü",意思就是鹽湖(Salt Lake)目前都還有鹽礦產出,

不過,一年中只有夏季有開採。
湖水只有2公尺,湖面下卻是2000公尺深度的鹽層!

而且隨著氣候  湖常常會變淺和變小,又是自然界的一個奇景!


   圖中有點偏紅的就是鹽湖,而湖旁白白的就是湖水退了之後留下來的鹽.

          因為在車上拍的,透過玻璃顏色有點不是那麼清楚





       
   一下車走到湖邊~整個人就是被湖天一色的景色震撼!!

如果不是這個導遊,搞不好就只能路過不能下來拍照了呢




   這個地區由於古時位於海底,岩層內富含鹽份,雨水與雪水將岩層內的鹽份洗刷出來,

             形成了今天的鹽湖
雪白無垠的鹽湖,是土耳其的第二大湖,

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鹽水湖,冬天的湖面會較廣,



    這不是雪地, 是一個湖, 面積有一個半新加坡大, 由於水退, 人可以在湖上行走

                                     湖水已結晶了


  湖水乾涸了, 遊人可以在湖面步行 。 這鹽湖在夏天時,因為天氣非常炎熱,

           就變成自然的曬鹽場,水位比冬天低,淺水中到處可見結晶的鹽塊


             從這邊看過去,有海天一色的感覺,很美,




在鹽上就像是    站在雪上般,好好玩。 難得的美景當前,當然要展現一下活力,





       
                    



                                               有種在雪地裡一望無際的感覺

              夏天由於日晒湖面會縮小,而出現大量的粗鹽

          

眼前看似沙而實際是鹽,隨手拈來,不知道有沒有人敢放進嘴裡親嚐那鹽味?




        
                         試吃一下,哇哇哇,還真的很鹹哩






   
     夏天由於日曬的原因,湖面會縮小,出現大量的粗鹽,地面上為白色的結晶鹽

              土耳其   百分之七十的鹽都從這生產
                        






        土耳其的第二大湖「鹽湖」,由於古時位於海底,岩層內富含鹽份,

雨水與雪水將岩層內的鹽份洗刷出來,形成了今天的鹽湖。奇特的地理與美麗的湖水,

迷人的景致讓人動心。
此地的美讓我們不捨離去;原本只是休息十分鐘的,

          我們卻逗留了半個小時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孔
亞現在仍是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12世紀到13世紀,是塞爾柱

                     土耳其帝國首都
也是土耳其主要的文化中心

      



     也是世界上神秘迴旋教派的發源地,參觀古時當地著名哲學家兼詩人MELVLANA


                             清真寺博物館
頂著伊斯蘭蘇菲教派聖地的頭銜,

                   為民風純樸的塞爾柱古都,
帶來絡繹不絕的朝聖&觀光人潮







進到博物館不必脫鞋,但必須套上藍色的塑膠帶,回教人很注重"禮儀 進教堂崇拜前

 
要前洗手腳

 
對我們這些觀光客呢
  就套個塑膠袋  表示  是乾淨的
以表尊敬,

              女生若穿短褲,腰部要圍上圍巾,以蓋上腿部。



                                  入內不能照像,原本是清真寺的梅夫拉納博物館,建於西元1220年

裏面有梅夫拉納的衣冠冢和遺物、羊皮紙手抄本及世界上最大本和最小本細密畫裝飾的可蘭經





         鮮艷藍綠色瓷磚的梅夫拉納博物館,可說是孔亞最有名的建築

             藍綠色在伊斯蘭教信仰當中代表崇高的聖潔,是清真寺最尊崇的顏色

       




   蘇丹王為了保障過往商旅的安全及促進貿易發展  來回絲路起點中國和土耳其

就需要半年
... 絲路每40KM就設有驛站  在趕路的途中總要進驛站休息,
沿途每四十公里

便興建一座驛站
,好讓駱駝商隊休息,這也是駱駝每天可以旅行 的距離,大多數古驛站現今

                 已成為廢墟
這座是目前保持較為完整的   
                               
                                        
(Caranvanserai)古驛站


                                               這種造型的門就是一大特色

           回教徒時間到時要向聖地朝拜,面對這個標示的方向,就是聖地的方向




打開驛站大門,站在寬廣的中庭,遙想當年的駱駝商隊,浩浩蕩蕩而來,

商隊在日落前趕著進門,因為驛站可以保障他們的安全;這棟可以容納
4百人進駐的

驛站主建築,就有著難攻不破的防衛設計





   進入驛站旅館內 部,想像古代商隊行經此地休息時,人聲頂沸、喧囂叫鬧的情景,

                     而現在只剩下諾大的陰暗空間,



             發思古之幽情來遙想一下古代人走絲路的感覺

 


                                                       這些都是當時的生活用品與農具







此驛站是土耳其塞爾柱時期(12世紀)在蘇丹哈尼任內建造,提供給軍隊及絲路商旅

休憩之用,驛站因為要保障商旅的安全,所以牆特別厚實,
周圍有固若金湯的高牆,

此驛站 曾經撫慰許多旅人疲憊的心




        土耳其位於古絲路的終點,境內遺留不少過去的驛站,這些驛站在過往的歲月

    扮演了東西交流的角色,見證數百年來絲路的繁華與没落
讓人走在此

            感覺彷彿走入時光隧道般
,這個位於古絲路中繼點的國家,

    過去扮演著傳遞東西文明的角色,如今卻因為這份特色,讓無數人深深著迷。



                                        驛站旁的花園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參觀完(Ephesus)後,下午我們來到了溫泉勝地帕姆卡雷






          當遊覽車進入帕姆卡雷時,映入眼中的整座山丘神似冬日雪山,

棉堡的正確名稱是Pamukkale,有人直接翻成巴穆卡麗,在土耳其語中Pamuk就是棉

,kale則是城堡,棉堡即隨此而來,但這裡沒有棉花也沒有城堡,只是個巨大的白色


                             石灰棚山谷,其獨特的地形也被列為世界遺產


   

                                       遊客中心和購物商城 建築很特別

                         園區的規劃,     映入眼簾的一處綠意盎然的景色









          
                                      古城遺址Hierapolis


                                             建立於西元前190年

                   融合了希臘、羅馬、基督等文化元素,先後也被拜占庭、羅馬統治過

                     雖然混雜了這麼多特色,但是古城還是保有濃濃土耳其的味道!!
          





                             據說這裏前整個都是溫泉橫流的醫療中心
        




                                           往右邊走是博物館


     

  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此地就是有名的泡湯聖地,可治風濕、消化不良和皮膚病。


目前靠近水源地的溫泉只剩下一個開放給大眾使用(依照時間計費,半小時25TYL,

一小時40TYL)
其實這個游泳池是阿波羅神殿遺跡的一部分,所以池內的柱子可都是

                                            貨真價實的千年古蹟唷~~





                往左邊走,可以看到聞名遐邇的棉堡囉!!

              

     進入水池區就要脫鞋子,以保護石灰棚。雖然看起來很像一大片軟綿綿的棉花,
  
             赤腳踩超痛的,還有水池很滑,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由於過度開發,擔心溫泉水量逐漸減少,土耳其政府的管理方式採泉源輪流開放,

         所以見到的梯田中大部分都是乾涸的,豐沛的泉水只在一條石灰溝中奔騰
 


         
     
 感覺像棉花,實際是岩石,光腳走在上面 腳底刺刺的,不怎麼好走
              
           
                      


        

                                  很多的遊客到此,現在只能泡泡腳囉


                                                潺潺流水流過,很美的一幅地質景觀



                                          溫泉的水質含有豐富的石灰鈣質形成不同的景觀
           鬼斧神工的獨特景觀,是富含碳酸蓋的湧泉,慢慢釋出石灰岩結晶, 
                                           

                

                      經過千年的累積而形成。站在此地,讚嘆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也感嘆人類對它的踐踏,破壞了原來的美麗面貌

          


          


                       層層疊疊的石灰岩梯田這裡是整個行程中最美的景點之一

                                ~遠看是一個白色的山丘近看是棉花般的石層...





   乾涸缺水流的部分,會從石灰岩洞裡長出小樹,植物的生命力實在太強了!


           
                            水流速緩慢,就衍生青苔,感覺髒髒的。




                                                   棉堡下的美麗湖畔              

                
                       看盡旅遊書上照片後,親身經歷,更為驚奇,試想多年前未被破壞,

          水源還充沛灌溉這雪白梯田的時期,那該有多美!只可惜現在的美景

     已不如從前那般奇異美奐了,據說現在土耳其政府在水源地禁止開設旅館,

    同時也加強實施水源管理和運用,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棉花堡得以恢復昔時風貌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傳說聖母瑪利亞在耶穌昇天後與聖約翰遷居此地安享晚年。這個聖母故居

原本被世人遺忘而埋沒在荒煙蔓草中,到
19世紀初因神的啟示,將聖母故居告知

一位臥床不起的修女,修女將所見所聞記載下來,供主教尋線探訪找到這個廢墟遺址


2005年在附近的森林起了一場大火,這場來勢兇猛的火災燒盡了大約1千畝

          土地的松林,唯獨聖母瑪麗亞之家逃過一劫










 教堂供信徒點燃祈福用的蠟燭台,許多虔誠至此祝禱的信徒皆會捐款後, 點柱蠟燭祈禱



  小屋的周圍,可以看到一道紅線,這是當初僅剩下的痕跡,紅線以上的地方是後來重建的

這麼一小小間禮拜堂,據說每年有100萬遊客與朝聖者造訪現在以基督徒與

伊斯蘭教徒的朝拜地而聞名。每年的
815,在正式接受了梵蒂岡認可的

聖母瑪麗亞住宅,舉行基督教徒祭奠活動。

              

聖徒、遊客到此祈求健康、祈求財富、祈求幸福 、一定會來此裝聖水.

        土耳其水不可直接飲用,
    只有這裡的水可直接飲用   
 


                                           
                                                         許願牆

  一大片綁著來自世界各國的願望 的祈福的許願牆,有的是像餐巾紙塑膠袋之類的也綁在上頭                  



                   我們也 在白紙寫上祈求字句, 綁於於此處






    


                                  SURMELI EFES HOTEL

                   到了愛琴海邊,夜宿於度假城-庫莎達西,這是非常美麗的地方,

          飯店的造型,像一艘...郵輪,讓我們感受到度假的氣氛很濃,心情也很輕鬆

      









                                        飯店  美食區










來到這裡,日落把愛琴海點綴得更加美麗,即使住在飯店中,都是最近距離欣賞愛琴海


                               此景是在房間外陽台拍攝的






    日落的愛琴海邊,無與倫比的浪漫


                                                     夜景也很美哩






   清晨   從飯店地下室即可到海邊,白色細沙,柔柔細細,    漫步海灘上,

                             面對愛琴海,讓海風吹來,很棒的




               一大早就有人在慢跑、有人在釣魚很優閒,一個很棒的度假的海邊







                  皮衣工廠參觀,旅行社特地安排一場MODEL走秀喔~
                        

每個 model 身上衣著如果喜歡中意的, 可以將號碼寫下來, 然後再跟服務人員談價錢
   













  土耳其的羊皮質感真是不錯,樣式也蠻時尚的價位比起台灣的確是便宜了許多

                                 幾款樣式鮮豔造型不錯的包包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Cappadocia之名是波斯人取的,意指"美麗的馬鄉"這裡特殊的地形乃是火山灰沉積沖刷而成。
 

                                                      獵人谷(Hunting Valley)











賣土耳其冰淇淋的攤位,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了啊!沿途又都沒有遮陽的地方

                          所以我來充當一下販賣冰淇淋的阿桑囉
     

                  當然免不了買倆球冰淇淋解渴囉!




                                          沿途販賣的房子造 型



 
       
       卡帕多奇亞當天中餐我們到洞穴餐廳用餐,雖然餐飲不怎麼樣,

                                                 不過餐廳的環境真的很棒





                   


世上是否真有個看不見的城市,像多啦A夢的「任意門」般,讓人躲入其中、遠離災禍?


         那要首推位於卡帕多奇亞市中心, 現已發現的地下城有35座

                                          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

         地下城市在公元前4世紀起,  已有人遷入洞穴,  地下城在8世紀就漸漸荒廢,

                  直到20世紀才開始一一被發現,
   ,便深達八層,

開放參觀的只有四層,估計高峰期達一萬人居住於內。洞穴裏四通八達,開出一個個「洞房」,

既有馬房、葡萄酒室,又有禮拜堂,還設有透 氣管道,直插最深處,設施遠比想像的完備。
                      



     
         凱瑪克利地下城
是古代基督教圖躲避羅馬'阿拉伯人避難用ㄉ地方

                       裡面鑿有起居室,   會議室儲藏室         

                          預防敵人進入ㄉ關卡門及設有很深ㄉ通風口

     地下城市的居民平常在地面上生活,有危險時才進來避難,可容納上萬人
         



       緊跟著導遊穿梭在錯中複雜的神祕洞穴中讚嘆著地面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而更驚訝於地底下的人定勝天,
真是很佩服古人的智慧耶

                             這是一座讓我們很驚艷的城市





       部分洞穴間的通道相當狹小,有點走金字塔裡面的感覺;

  不過這裡是給活人住的,所以通風孔相當完備,沒有絲毫窒悶的感覺。

      


      
   
地下城市地底密道紛歧,四通八達,感覺猶如蟻穴迷宮一般, 必須跟著導遊走,以免迷路
      




                          一個個凹槽可是當時他們洗澡的地方喔!

     


            

   位於賣土耳其石精品店旁的   ~~ 陶瓷工廠(趁著大夥看土耳其石精品店逛此陶瓷工廠)











        晚上前往洞穴內看傳統民俗舞蹈,    Sufi Dance迴旋舞、肚皮舞等節







    
    Sufi Dance
 藉著不停地旋轉來親近神,莊嚴、嚴肅,也更傾向於宗教儀式

                                   在旋轉的同時追求天人合一的喜悅

                    在旁看著看著,也讓人感到無比的寧靜與美


                         他們在跳時不能拍照,這是他們給拍照時拍下ㄉ
 





                           肚皮舞表演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造物主神來之筆打造下的卡帕多其亞,將地表上的軟土層逐漸

                       
抹去,留下了堅硬的岩層,形成今日各種奇特的天然地景 
                 
                   
似精靈的煙囪、香菇的奇石林立,似蜂窩、駱駝的岩石、

                             從山坡上往四周望去,   波浪縐褶般的灰白地表

               
遍地奇特岩石造型,如同一件件藝術珍品呈列於眼前,高低起伏、

                                         
變化萬千的風化岩壯麗奇景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石頭隨著光影的變換也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顏色轉變
奇形怪狀的岩石以及

                         不同的色彩,造就了這個地區獨特的風景,


                                                  彷彿翻版自某個神話故事裡的場景

                      
這就是安那托利亞高原上獨樹一格的奇幻之地「卡帕多奇亞

                

                     走在光禿多沙的卡帕多奇亞,彷彿離開地球登陸了另一個星球,


              奇怪岩石遍佈,無數的圓錐型石柱,有的頂著柱頭,岩石像波浪一樣  

                                 不得不佩服  大地造物者神來之筆的傑作,維妙維肖  








                                                    波浪般陳列的粉紅岩石



 
                    隨處可見各種形狀的岩石排列

                
 

         
         
        
           

                烏奇西沙(Uçhisar)是最典型的洞穴社區,所謂的烏奇西沙


                     在土耳其語是“第三個堡壘”的意思。


       地勢比周遭高出許多,數個圓椎形相連的巨岩形成龐大社區,


       巨岩上有數不清的洞口。平時居民就在洞穴社區存水糧,


                       當外敵入侵時就躲在此處數月不出。高聳的岩石錐體各顯其姿、


                神態互異。人工開鑿 的痕跡與天然造型渾為一體,大大小小的孔洞分佈其間。


                         目眩神馳之際,童話裡的仙女與精靈好像隨時會從岩洞裡探出頭來。








      沿途的洞穴旅館餐廳

     現今只有很少數貧困的吉普賽人仍住在某些洞穴內
 
          



                                            


      
   

                                            駱駝岩
    

                    




 






                                  葛樂美露天博物館                少女修道院




   葛勒梅露天博物館(Goreme Acik Hava Muzesi)。  由30幾座洞穴教堂所組成 

          在這個曾是小亞細亞信仰中心的區域 內,有不少的岩窟教堂,

           都是當時基督徒為躲避宗教迫害所鑿建。
目前有9座教堂開放參觀 

   現在開放的小教堂中,我們可以看到壁畫,都是一段聖經故事,為了保護壁畫,

                                       洞中禁止照相  














                                     
                                         空寂的岩洞,無言的訴說著前人的過往

                    

     


     Paşabağ (帕夏貝) ,一個擁有最高的精靈(仙人)煙囪(fairy chimney),

               
也叫做蘑菇岩!書上說這叫做仙人煙囪,原因很簡單,

只因傳說中精靈住在這些被侵蝕成剩下頭戴尖帽的玄武岩煙囪裡,所以才有這個聖名.



                

                  
     





 

                     彷彿翻版自某個神話故事裡的場景   

  
            

      
               以山羊奶製作的美味土耳其冰淇淋,耍著人玩的冰淇淋小販

                                       甩冰的技術高超,害我差點就掉了冰淇淋

                     在這裡走累了,不妨來顆冰淇淋解解渴搞笑的冰淇淋小販

                           說著一口流利的國語,他說他曾在高雄新崛江待過好幾年

                                                        讚美著台灣人情很溫暖





花&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